质量成本的优化与质量成本的合理构成有关。根据国外统计资料分析,质量成本的四个项目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,内部故障成本通常占质量成本总额的25%~40%;外部故障成本占20%~40%;鉴定成本占10%~50%;预防成本仅占0.5%~5%。比例关系随企业产品的差别和质量管理方针的差异而有所不同。对产品精度高、可靠性要求高的企业,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之和可能会大于50%。例如,我国某大型高科技军工企业某年度的质量成本中,预防成本占46.48%,鉴定成本占48.85%,内部故障成本占4.67%,外部故障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基本为零,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
四项成本相互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,如出厂前疏于检验,内部故障成本减少了,但是产品出厂后的外部故障成本肯定会增加。反之,出厂检验加强了,内部故障成本和鉴定成本增加,但外部故障成本会减少。如果企业采取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方针,预防成本会有所增加,但其他三项费用会减少。质量成本的合理构成就是寻求一个比例,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,使质量成本总额尽可能小一些。
20世纪60年代初,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曾经做过分析,当时美国企业尚未普遍推行质量成本管理,内部和外部故障成本在质量成本总额中的比重高达70%,鉴定成本占25%,而预防成本很少有超过5%的企业。由于忽视了预防措施的重要性,不合格品率很高,直接导致故障成本大量支出。为了减少故障损失,企业不得不进一步加强检验剔除不
合格品,于是增加鉴定成本。为限制总成本,不得不减少预防成本,但结果适得其反,不合格品率反而上升了,进入恶性循环。费根堡姆指出,实行预防为主的全面质量管理,预防成本增加3%~5%,可以取得质量成本总额降低30%的良好效果。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结果来看,适当增加预防成本,确实可以减少故障成本和鉴定成本,使质量成本总额降低,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。